想要有效控制血壓,一起動起來!

內容導覽

退化性脊椎病變是由脊椎結構隨年齡退化引起的疾病,而且不僅限於老年人,在長時間工作、長期低頭或駝背等不良姿勢影響下,以及因為核心肌群保護力不足,這些社會壓力造成有些20多歲的年輕人,腰椎就已經產生退化了,而40歲以上的成人中,更是超過半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脊椎退化狀況。

一、你知道規律運動能降低血壓嗎

圖片來源:Proludic

健檢發現血壓偏高,該怎麼改善呢?根據《科學報告》(Scientific Reports)最新研究,每週做2到3次力量訓練,能有效降低高血壓,持續規律訓練能穩定控制血壓,若停止運動,效果會逐漸消退。研究發現力量訓練對各年齡層都有幫助,尤其18到50歲的人效果最顯著,老人也能受益。由此可知,規律運動是降低血壓的好方法之一,不管你選擇去健身房、戶外慢跑、散步,還是待在家做些輕鬆運動,都能為健康加分,對高血壓患者來說,運動的關鍵在於堅持,只要每天花點時間運動,連續做兩個月以上,血壓通常就能明顯下降,身體狀況和心血管健康也會大幅改善。開始運動後,高血壓患者會發現血壓改善顯著。因為規律運動能增強心臟力量,讓心臟泵血更省力,同時減輕動脈壓力,遠離高血壓風險,運動是非藥物治療的重要基石,能減少對藥物的需求,甚至在部分輕度患者中可延後用藥。,可見運動對高血壓患者多重要!不過,想透過運動控制血壓,必須持之以恆,血壓才有望改善。

二、平常做這4種運動,輕鬆控制血壓!

圖片來源:SalfordCommunityLeisure

高血壓患者適合適度運動,每天運動30分鐘就夠,從輕鬆的步行開始都可以,但如果時間真的很緊無法每天,也可以逐漸增加運動強度來縮短時間;相信有耐心,慢慢增加運動量,很快就能看到效果,平常可以多做這4種運動,控制血壓絕對不是難事。

1.有氧運動

這類運動能逐步增強心血管功能,讓心臟越來越強壯,進而幫助降低血壓。只要能達到這個效果的運動,都算是有氧運動。血壓較穩定的人,可以試試快走、慢跑、跳繩、騎自行車或游泳;如果血壓不太穩定,選擇散步或輕鬆體操等溫和運動會更合適。

2. 肌力訓練

想練出肌肉,肌力訓練是必不可少的。肌肉量增加,會燃燒更多卡路里,同時你的骨骼和關節也能從中得到好處。

圖片來源:Bustle

3.伸展運動

雖然拉筋或伸展不會幫你燒熱量,但它對任何運動或鍛鍊都很關鍵。這些動作能讓身體更柔軟,若不做伸展,可能更容易受傷。

4.等長運動

等長運動是指肌肉用力但長度不變的運動,像靠牆深蹲、棒式、平板支撐、橋式或吊單槓。這類運動能增強血管彈性,降低動脈壓力,進而幫助控制血壓。研究顯示,等長運動對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效果顯著,是所有運動中最有效的一種,它的好處是不需任何器材,也不會過度負荷身體,適合各年齡層和不同體能的人。

三、運動時遵守3大指南,能更有效改善高血壓

圖片來源:Peloton

1.控制運動強度

心率不要超過「最大心跳率(220–年齡)x 0.6~0.8」為原則,對高血壓患者來說,醫生通常建議做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來降低血壓,雖然研究顯示運動強度越高,血壓下降越明顯,但風險也會增加;一般可以用「感覺有點累,無法唱歌但還能說話」的狀態,作為運動強度的參考。

2. 運動時間每次30分鐘

通常,每週進行至少3次、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,就能有效改善高血壓,如果醫生評估你的狀況允許增加運動量,可以試著提高到每週5次,甚至7次,這樣能獲得更多運動的好處。對於時間零碎的上班族,建議把每天30分鐘的運動分成3次、每次至少10分鐘來完成,一樣能達到運動的效果。

圖片來源:Lifeandtrendz

3. 從自己喜歡的運動開始

對於平時不常運動的高血壓患者,一開始運動時,容易面臨想放棄或難以堅持的挑戰,建議從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入手,也可以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加入,建議可以從爬樓梯、快走等簡單方便的有氧運動著手,等到身體適應後,再試試其他有氧運動,讓運動成為快樂的體驗,這樣會更容易持之以恆。

四、高血壓運動時,不可忽視五大要點!

圖片來源:Brooks

1.先諮詢醫生

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高血壓患者在開始運動前,務必先諮詢醫師,確認運動計畫是否安全。特別是收縮壓超過180mmHg、舒張壓超過110mmHg,或有高血壓併發症的人,更要得到醫生同意後再開始運動,以免運動過量引發危險。

2.運動前要暖身

暖身能讓身體預熱、筋骨放鬆,降低受傷風險。別忘了在運動前花幾分鐘做些簡單的拉伸或輕鬆活動。

3.穿適合的運動服

有些人覺得運動不需要專業裝備,但其實穿著合身、透氣吸汗的運動服,能幫助散熱排汗,讓你在運動時更舒適,不會因悶熱感到不適。

圖片來源:Nationaljewish

4.隨時補充水分

脫水可能加重高血壓風險。運動時記得帶水瓶,在運動前、中、後適時喝水,保持身體水分充足。

5.留意身體反應

高血壓患者運動時,需特別注意身體狀況。在開始任何運動前,最好先問醫師意見。運動中若感到疲勞或肌肉痠痛屬正常,但若出現劇痛、呼吸急促、胸痛或頭暈,應立即停止運動並休息。症狀若未緩解,務必盡快就醫。

五、結語與建議

圖片來源:Nasm

你可以根據喜好和自身條件,挑選一種或多種運動來改善高血壓。不過,運動前務必先問醫生,確認身體狀況和適合的運動強度。運動時要注意呼吸和心跳,別太過勉強自己。同時,運動後記得及時補水和補充營養,幫助身體恢復。只要能堅持規律運動,搭配飲食管理和藥物治療,就能有效控制血壓,提升健康和生活品質。

Picture of 柯廷憲 骨科專科醫師

柯廷憲 骨科專科醫師
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
骨科部運動醫學暨關節重建科專任主治醫師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總醫師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住院醫師
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

開心與你分享,
來自醫師的健康觀點

歡迎來到柯廷憲醫師部落格,我們每天為你寫出,最實用的運動健身內容,如果你也時常因為運動造成身體痠痛,歡迎留守我的內容,相信會對你很有幫助。

More

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