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健身菜單如何規劃?
不論你是剛開始接觸健身的新手,還是已經有一定經驗的老手,都需要規劃一個適合自己的健身菜單。
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(CDC)的建議,每週至少要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,相當於每天運動30分鐘,每週五天。此外,CDC還建議每週進行兩天的肌肉強化活動。
想要規律運動,關鍵就是規劃一個自己可以堅持的健身菜單。規劃前,先問問自己的健身目標,是要減脂、增肌還是維持身材?決定好目標後,我們才能進一步討論訓練的頻率。
- 訓練頻率
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脂,建議每週至少去健身房四次,這樣可以增加肌力訓練的效果,同時也要記得控制熱量攝取。對於想要增肌的人來說,初學者可以每週休息三天,每週最多訓練四天,這樣可以給肌肉充分的休息與恢復時間,幫助肌肉增長。
- 分割訓練

分割訓練,也稱為好兄弟分法(bro split)是一種按照身體部位或肌肉群安排的重訓方法,每次只專注訓練一種肌肉群(臂部、肩部、胸部、背部、腿部、臀部和腹部),通常較有經驗的重訓者會選擇這種方式來增肌。根據研究顯示,每週一兩天訓練單個身體部位,和每週多天訓練整個身體一樣有效唷!
- 全身訓練
對於無法每天去健身房的人來說,建議可以考慮安排每週三到四次全身訓練,每次訓練時間約45分鐘至一小時,確保每個肌群都得到充分的刺激和恢復時間。像是美國很夯的Bootcamp,就是一種高強度的全身訓練課程,結合了各種不同的運動元素,如有氧運動、重量訓練、核心訓練和靈活性訓練等。
二、分割訓練健身菜單
以下是分割訓練的7天健身菜單,其中五天是舉重訓練日,兩天是休息日:
第一天:胸肌

每個動作做3組,每組10-12次,動作間休息30-60秒。
第二天:背部與核心肌群

每個動作做3組,每組10-12次,動作間休息30-60秒。
第三天:休息

建議在休息日可以做些輕度活動和伸展,或是進行主動恢復,使用滾輪或按摩球等工具進行自我按摩和肌肉放鬆,加速肌肉的恢復過程喔~
第四天:肩部與斜方肌

每個動作做3組,每組10-12次,動作間休息30-60秒。
第五天:腿部

每個動作做3組,每組10-12次,動作間休息30-60秒。
第六天:手臂

每個動作做3組,每組10-12次,動作間休息30-60秒。如果改變動作的順序,記得二頭肌和三頭肌要交替訓練。
第七天:休息
再次利用休息日進行主動恢復,也可以利用這一天來建立一個訓練日記,記錄下訓練項目和身體狀態,追蹤自己的訓練狀況。
三、全身訓練健身菜單
以下是全身訓練的7天健身菜單,其中三天是有氧訓練,兩天是舉重訓練:
一個簡單的範例計畫可能是週一和週四有氧運動,週二和週五力量訓練,週三和週六平衡和柔韌性訓練,週日活躍休息(步行或拉伸)。
第一天:下半身力量訓練

第二天:有氧和核心訓練

第三天:上半身力量訓練

第四天:休息

- 動態伸展,10到15分鐘
第五天:有氧和全身訓練

第六天:有氧運動

- 跑步、健走或騎車,60到100分鐘
第七天:休息

- 動態伸展,10到15分鐘
四、3大健身注意事項
熱身和休息
每次運動前記得要花5到10分鐘熱身,防止受傷。可以嘗試做一些動態拉伸的動作,例如抱腿提臀和高抬腿,讓血液流向肌肉並活動關節。運動結束後也要進行適當的休息,可以慢走個15分鐘,讓心率恢復正常。
漸進式超負荷
漸進超負荷訓練的核心理念是透過逐步增加訓練負荷,來持續挑戰身體,促進肌肉力量和體能的增長。簡單來說,如果某個重訓動作你可以用9公斤做9下,那你可以試試看做9公斤10下,藉此來逐步提高你的肌肉耐力和力量。
拉伸動作
許多人都會忽略拉伸的重要性,拉伸不僅可以增強肌肉的靈活性和關節的活動範圍,還可以預防運動傷害。以下分享3個拉伸動作,可以在訓練前後進行:
Step1:站立直立,雙腳稍微分開。
Step2:將一隻手臂舉過頭頂,彎曲手肘,用另一隻手拉住彎曲的手肘。
Step3:輕輕向側面拉伸,感受肩部和上臂的伸展。
Step4:每邊保持 15-30 秒,重複 2-3 次。
Step1:站立直立,保持平衡。
Step2:向後彎曲一條腿,用同側手抓住腳踝或小腿,將腳拉向臀部。
Step3:感受大腿前側的伸展,保持 15-30 秒。
Step4:每邊重複 2-3 次。
Step1:坐在地板或墊子上,雙腿伸直。
Step2:屈膝將一條腿彎曲,腳底放在內側大腿對面,保持腿另一側伸直。
Step3:慢慢彎腰向前,感受到後大腿和臀部的伸展。
Step4:每邊保持 15-30 秒,重複 2-3 次。
延伸閱讀:健身餐怎麼吃?營養師推薦15種食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