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痛就是脊椎側彎?2招自我檢測!

內容導覽

ㄧ、什麼是脊椎側彎?

脊椎側彎
圖片來源:Turan&Turan

脊椎側彎指的是從背面觀看時,脊柱側向彎曲超過 10 度,會讓脊椎呈現「C」或「S」形。兒童的脊椎側彎主要分為「先天性」和「神經肌肉性」;成人的脊椎側彎通常與年齡相關,隨著椎間盤退化,可能會導致向左或右側彎曲。

  1. 為什麼會脊椎側彎?

脊椎側彎的成因很多,包括先天性脊椎側彎(出生時即存在),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脊椎側彎,例如腦性麻痺、肌肉萎縮症或脊柱裂。

很多人會以為,脊椎側彎是因為背包側背、睡覺側躺、走路駝背等,但其實大多數情況下,脊椎側彎的原因不明,也就是「特發性脊椎側彎」。

二、脊椎側彎的症狀

  • 肩膀高度不對稱。
  • 一側的肩胛骨(上背部)比另一側更突出或明顯。
  • 一側髖骨看起來比另一側更高。
  • 前屈時,一側的肋骨比另一側更高。

如果脊椎側彎持續惡化,彎曲的形狀變得更明顯,可能會引起背痛;嚴重的脊椎側彎,甚至可能導致呼吸困難。

三、脊椎側彎的分類

  1. 依病兆分類
分類名稱說明
結構性脊椎側彎脊椎本身變形導致側彎,例如先天性畸形或外傷引起的結構改變。
功能性脊椎側彎脊椎結構正常,但由外部因素造成,如長短腳、骨盆歪斜、不對稱姿勢等。
  1. 依發生原因分類
分類名稱說明
原發性脊椎側彎原因不明,目前研究傾向遺傳或基因相關,但尚未定論。
繼發性脊椎側彎有明確原因的側彎,例如長短腳、小兒麻痺或其他疾病導致脊椎偏斜。
  1. 依發現年齡分類
分類名稱發現年齡描述
嬰兒型脊椎側彎1-3歲屬於「早發性脊椎側彎」。
幼兒型脊椎側彎4-9歲屬於「早發性脊椎側彎」。
青少年型脊椎側彎10-18歲又稱「遲發性脊椎側彎」,臨床上最常見。
  1. 依嚴重程度分類
分類名稱X光片測量角度描述
輕度脊椎側彎10~20度一般小於10度者可視為正常範圍。
中度脊椎側彎20~40度屬於需要關注的範圍,可能需採取治療措施。
重度脊椎側彎40~50度需積極治療,避免惡化至影響身體功能。
極重度脊椎側彎>50度高風險,可能進一步惡化至80-90度,並引發心肺功能障礙或呼吸困難。

四、如何自我檢測脊椎側彎?

  1. 亞當式前彎

圖片來源:Medline Plus

步驟一:先脫去上衣,雙腳併攏站直。

步驟二:雙手向前伸直,手掌合攏,然後向前彎腰,直到背部成平面狀。

步驟三:觀察者從背後檢查,注意下背部、上背部或臀部是否不平整。

  1. 外觀評估

站在鏡子前檢查身體是否對稱,例如:

  • 一側的肩膀是否比另一側高?
  • 臉部是否不對稱?
  • 褲管長短不一或衣擺歪斜?

五、脊椎側彎看哪科?

脊椎側彎通常需先看骨科,根據脊椎的彎曲程度和症狀治療。如果脊椎側彎引發像肌肉緊繃或疼痛等症狀,也可以考慮尋求復健科的協助。

脊椎側彎怎麼治療?

  1. 復健運動

透過物理治療師制定的復健計畫,幫助加強核心肌群、改善姿勢和提升身體的柔軟度,矯正脊椎的對齊狀態。

  1. 藥物治療

對於疼痛較嚴重的患者,醫生可能建議注射類固醇或進行神經阻斷,減輕疼痛感。

  1. 支具輔助

部分成人患者可以使用支具來穩定脊柱和減輕背痛,但長期使用可能會減少肌肉的活動量,所以一定要搭配運動才能改善姿勢外觀。

  1. 手術治療

脊椎側彎的情況持續惡化時,可考慮手術。常見的手術包括:

  • 脊椎融合術:將兩個或更多椎骨融合在一起,使用骨移植、金屬棒和螺釘固定,穩定脊柱並防止進一步彎曲。
  • 減壓手術:針對脊椎壓迫神經的情況,移除壓迫神經的骨頭或組織,藉此緩解疼痛。
  • 骨切除術:通過切割、重新排列骨骼來矯正脊椎側彎,通常會和脊椎融合術結合進行。

延伸閱讀:8個自我運動脊椎側彎矯正

Picture of 柯廷憲 骨科專科醫師

柯廷憲 骨科專科醫師
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
骨科部運動醫學暨關節重建科專任主治醫師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總醫師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住院醫師
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

開心與你分享,
來自醫師的健康觀點

歡迎來到柯廷憲醫師部落格,我們每天為你寫出,最實用的運動健身內容,如果你也時常因為運動造成身體痠痛,歡迎留守我的內容,相信會對你很有幫助。

More

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