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肩是什麼?症狀分3階段!

內容導覽

早上伸手拿牙刷時,肩膀突然一陣刺痛,或者晚上試著脫外套,卻發現手臂怎麼也抬不起來。如果這些狀況不斷出現,那可能是五十肩悄悄找上了你。究竟「五十肩」是什麼呢?我們將帶你了解五十肩的成因、症狀分期,以及如何有效預防。

一、五十肩是什麼?

五十肩,正式名稱是「沾黏性肩關節囊炎」,也俗稱「冰凍肩」。它是因肩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發炎或纖維化,導致肩膀疼痛及活動受限的疾病。儘管名稱叫五十肩,但並非只限於五十歲左右,從三十歲到八十歲都有可能發生喔!以下是五十肩的兩種類型:

五十肩
  1. 原發性五十肩

原發性的五十肩病因不明,通常與年齡相關,可能是身體老化或關節退化所引起的。

  1. 次發性五十肩

次發性的五十肩通常由其他因素誘發,例如外力撞擊、手術後的關節沾黏、糖尿病或甲狀腺疾病等。

二、五十肩症狀的3大時期

五十肩的症狀發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:

  1. 疼痛期
  • 主要特徵是肩膀隱隱作痛,隨著活動增加疼痛感也會加劇,特別是晚上翻身時可能劇痛難眠。
  • 症狀持續 2 到 9 個月不等。
  1. 僵硬期
  • 肩膀活動受限,舉手、梳頭、穿衣這些日常動作變得困難。
  • 如果忽略治療,肩部肌肉可能逐漸萎縮。此期通常持續 4 個月至一年。
  1. 恢復期
  • 疼痛感慢慢減輕,肩關節活動範圍逐漸恢復,但仍需要積極復健才能完全復原。
  • 此期可能長達兩年。

三、如何預防五十肩?

  1. 維持肩部活動範圍

保持肩部的靈活性,可以避免肩關節因長期固定姿勢而變得僵硬。像坐辦公室的上班族,經常伏案一整天,肩膀可能會緊繃酸痛,這時候就需要每小時起身活動肩膀。例如:

  • 牆面爬梯運動:面對牆站立,雙手逐漸向上爬牆,直到肩膀感到輕微的拉扯感,維持10秒,重複5次。
  • 肩膀畫圈:坐著或站著,雙肩向前和向後各畫10次圈,幫助增加肩部活動度。
  1. 保持良好的姿勢習慣

很多人長時間低頭看手機、習慣了含胸駝背,這些不良的姿勢都會增加肩部的壓力。試著將螢幕調整至與眼睛平齊,使用手機支架避免低頭,或在工作時定時起身活動,都能有效降低肩膀的負擔喔!

  1. 避免過度使用肩膀

長時間搬運重物或反覆性的動作,都有可能導致肩部肌腱過勞甚至慢性發炎。因此,不要過度使用肩膀,例如搬運重物時分次進行,不要一次就提起來,否則長期下來對肩膀是很傷的!

四、如何治療五十肩?

  1. 藥物治療

初期可以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,或是類固醇注射來減輕炎症和疼痛。

  1. 物理治療

熱療、電療或超音波治療能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於緩解肩膀的僵硬感。

  1. 復健運動

恢復肩部活動的關鍵在於正確的復健運動,如「毛巾運動」或「彈力帶運動」。每天堅持 1 至 2 次,才能見效。

  1. 肩關節擴張術

對於嚴重的沾黏,可通過注射生理鹽水等方法將沾黏的關節囊撐開,恢復活動範圍。

  1. 手術治療

若以上方法效果不佳,可考慮微創手術來分離沾黏部分。

延伸閱讀:五十肩怎麼治療?中西醫療法1次看!

Picture of 柯廷憲 骨科專科醫師

柯廷憲 骨科專科醫師
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
骨科部運動醫學暨關節重建科專任主治醫師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總醫師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住院醫師
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

開心與你分享,
來自醫師的健康觀點

歡迎來到柯廷憲醫師部落格,我們每天為你寫出,最實用的運動健身內容,如果你也時常因為運動造成身體痠痛,歡迎留守我的內容,相信會對你很有幫助。

More

更多文章